国际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类风险:
1、自然风险
恶劣天气:如暴雨、暴雪、飓风、台风、洪水等,可能导致航班延误、船舶滞留、道路中断,增加货物运输时间,甚至造成货物损坏或灭失。
地质灾害:地震、泥石流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会破坏运输路线和基础设施,阻碍货物运输。在山区公路运输或铁路运输中,若遇到泥石流冲毁道路,货物将无法按时送达,还可能致使货物被掩埋或损坏。
2、政治风险
贸易壁垒: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、关税壁垒、进出口配额等限制措施不断变化,可能导致货物在清关环节遇到问题,增加额外的费用或延误时间。
政治不稳定: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发生战争、内乱、恐怖袭击等,会严重影响物流运输的正常进行。运输路线可能被阻断,运输工具可能被损坏,货物安全也难以保障。
3、经济风险
汇率波动:国际物流涉及不同国家的货币结算,汇率的波动会影响运输成本和货物价格。如果本国货币贬值,对于进口企业来说,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币来购买货物和支付运输费用,增加了进口成本。
市场变化:市场需求的变化、商品价格的波动等经济因素,可能导致货物在运输途中面临滞销或贬值的风险。
4、运输风险
交通事故:在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运等运输过程中,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,如车辆碰撞、飞机失事、船舶沉没等,这会直接造成货物的损坏或灭失。
运输延误:由于运输计划安排不当、运输工具故障、交通拥堵等原因,可能导致货物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。
5、仓储风险
存储条件不当:如果货物在仓储过程中,仓库的温度、湿度、通风等条件不符合货物的存储要求,可能会导致货物变质、损坏。
仓库管理不善:仓库管理混乱,如货物摆放不合理、库存记录不准确、安全措施不到位等,可能会导致货物丢失、被盗或在搬运过程中受损。一些小型仓库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,经常出现货物错发、漏发的情况。
6、通关风险
文件不齐全或不符:进出口货物需要提供各种文件,如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报关单、原产地证书等。如果文件不齐全、填写错误或与实际货物不符,可能导致货物无法顺利通关,被海关扣留或罚款。
海关查验:海关对货物进行查验时,如果发现货物与申报内容不符、存在违禁物品或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,会对货物进行处理,如退运、没收或征收高额罚款,这会给货主带来经济损失和时间延误。